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元帝日食求言诏

盖闻明王在上忠贤布职则群生和乐方外蒙泽今朕
晻于大道夙夜忧劳不通其理靡瞻不眩靡听不惑是
以政令多还民心未得邪说空进事亡成功此天下所
著闻也公卿大夫好恶不同或缘奸作邪侵削细民元
元安所归命哉乃六月晦日有食之诗不云乎今此下
民亦孔之哀自今以来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
永以辅朕之不逮直言尽意无有所讳
  元帝议封 甘延寿
等诏 (第 9a 页)
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
朕岂忘之哉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勤师众劳将率故
隐忍而未有云也今 延寿
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
国擅兴师矫诏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讨郅支
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 (第 9b 页)
数虽踰义干
法内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藏因敌之粮以赡军
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
之原息边竟得以安然犹不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

宪朕甚闵之其赦 延寿
汤罪勿治诏公卿议封焉
  元帝禁妨农诏
方春农桑兴百姓戮力自尽之时也故是月劳农劝民
无使后时今不良之 (第 10a 页)
非于齐鲁之士然卒为汉儒宗业垂后嗣斯成法也
  论 甘延寿
等疏(刘向/)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 (第 15b 页)

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
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
斩郅支之首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
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服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

支巳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
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
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啴
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
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
从也今 延寿
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及
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
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 …… (第 16a 页)
也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吉甫宴喜既多受祉来
归自镐我行永久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里之外其
勤至矣 延寿
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
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前有尊
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子 …… (第 16b 页)
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
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 延寿
汤不
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欲击
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土受爵故言威武
勤劳则 (第 17a 页)
  陈汤论(钟惺/)

陈汤之击斩郅支较之傅介子诛楼兰事势更难名义
更正谋虑更远盖郅支与楼兰同为杀汉使而汤之意
尤重在郅支负汉之后与康居为一后为边患难制特
以杀汉使为名及今除之多此一片苦心在内故其与 甘延寿
谋曰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
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国北
击伊列西取安息南排 …… (第 31b 页)
使万里功臣至为人代笔
自润可怜可恨亦可羞奸相庸主之过也不然汤之功
罪甚著一时君相封赏之何其明白正大而 壮侯
之谥
留为王莽行其行辱孰大焉
  吴汉论(钟惺/)
开国帝王手取天下其智勇不必自已出往往于扼要
处间 (第 33b 页)
  陈汤传(汉班固/)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
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
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

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𨽻奏汤无
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
侯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
副校尉与 甘延寿
俱出先是宣帝时匈奴乖乱五单于
争立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俱遣子入侍汉两受之
后呼韩邪单于身入称臣朝见郅 …… (第 1b 页)
至康居求谷吉等死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诏
而因都护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其骄
嫚如此建昭三年汤与 延寿
出西域汤为人沈勇有大 …… (第 3a 页)
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领外国与 延寿
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西域本属匈奴今
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
降服之如得此二国 …… (第 3b 页)
一朝而成也 延寿
亦以为然欲奏请之汤曰国家与公
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第 4a 页)
延寿
犹与不听会其久
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第 4a 页)
延寿
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 (第 4a 页)
延寿
曰大众已集
会竖子欲沮众 (第 4a 页)
延寿
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威白
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馀人 (第 4a 页)
延寿
汤上疏自劾
奏矫制陈言兵状即日引军分行别为六校其三校从
南道踰葱领径大宛其三校都护自将发温宿国从北 …… (第 4a 页)
汉身入朝见天子哀闵单于弃大国屈
意康居故使都护将军来迎单于妻子恐左右惊动故
未敢至城下使数往来相答报 延寿
汤因让之我为单
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忽
大计失客主之礼也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且尽 …… (第 5a 页)
鳞陈讲习用兵城上人更招汉军曰斗来
百馀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颇遣吏士
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 延寿
汤令军闻鼓音皆薄
城下四面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
为后仰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土城外有重 …… (第 5b 页)
获以畀得
者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
四十五人降虏千馀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于
延寿
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
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惟郅支单于
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 …… (第 6b 页)
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 延寿
臣汤将义兵行天
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
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 (第 7a 页)

强汉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
寿
以为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月令
春掩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
以为春秋夹谷之 …… (第 7a 页)
有使者迎劳道路
今司𨽻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雠也上立出吏士
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既至论功石显匡衡以为 延寿
汤擅兴师矫制幸得不诛如复加爵土则后奉使者争
欲乘危徼幸生事于蛮夷为国招难渐不可开元帝内 …… (第 7b 页)
延寿
汤功而重违衡显之议议久不决故宗正刘向
上疏曰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
伤威毁重群臣皆闵焉 …… (第 8a 页)
曰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
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
者皆来从也今 延寿
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
不能及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
马法曰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 …… (第 8b 页)
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里
之外其勤至矣 延寿
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
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
公前有尊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 …… (第 9a 页)
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 延寿
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
惠随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土受爵
故言威武勤劳则大 …… (第 9b 页)
不征者重动师众劳将率故隐忍而未有云也今 延寿
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国擅兴师矫制而征之赖
天地宗庙之灵诛讨郅支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
名王以下千数 …… (第 10a 页)
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
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竟得以安然犹不
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宪朕甚闵之其赦 延寿
汤罪
勿治诏公卿议封焉议者皆以为宜如军法捕斩单于 …… (第 10a 页)
令匡衡石显以为郅支本亡逃失国窃号绝域非真单
于元帝取安远侯郑吉故事封千户衡显复争乃封
寿
(第 10b 页)
义成侯
赐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
百斤告上帝宗庙大赦天下拜 (第 10b 页)
延寿
为长水校尉汤为
射声 (第 10b 页)
校尉延寿
迁城门校尉护军都尉薨于官成帝初
即位丞相衡复奏汤以吏二千石奉使颛命蛮夷中不
正身以先下而盗所收康居财 …… (第 10b 页)
年俱徙燉
煌久之燉煌太守奏汤前亲诛郅支单于威行外国不
宜近边塞诏徙安定议郎耿育上书言便宜因冤讼汤
延寿
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
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先帝嘉 …… (第 15b 页)
之无穷应是南郡
献白虎边垂无警备会先帝寝疾然犹垂意不忘数使
尚书责问丞相趣立其功独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
寿
汤数百户此功臣战士所以失望也孝成皇帝承建
业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动国家无事而大臣倾邪
谗佞在朝曾不深 (第 16a 页)
   日削竟为秦灭孟坚亦云子政卒后十三岁王
   氏代汉此两人系社稷轻重何如哉
 目录
  赋
   请雨华山赋
  疏
   理 甘延寿
陈汤疏 …… (第 2a 页)
   请雨华山赋
崆巃巍峥㟪山清忽幽昧往曲勃林岑䒩崔(一作/雚)竭离
安连迎𡸖通谷曼服㦇登草均阿阪殷纷声沸路辽远

调修崒曜寒服屿冥冥兰蔓散峡峥峥㑣㑣溱溱路黍
稷云嵷忽传天下为深壑旅请今深渥水谷密请宜令
所出百铮铮清池涌泉淡州鸣鸯翔㘇㘇殊佋诊赏悬
若神悲哀但往不可语人鹿□□□㑣他他野牛胜握
触熊蛬蛬律怒佛特林旅象犀庸游山陵天阴且雨员
日聆棠柘梓桐樛梢母猴猿木戏手相持眷阳□棼若
风时惮鸳飘阳鸾孔翠文章明蜸□苑食游山旁惃□
狐貉临水凝浑兮不触果必方□格可为惃陵鲤难神

龟春夏出游冬自根圣人亲之诚虞哉虢拖何不可胜
亦路临何为华山
 疏
  理 甘延寿
陈汤疏
   (是时石显匡衡以 (第 7a 页)
延寿
汤矫制生事于蛮夷幸/得不诛不宜复加爵土上重违其议而内嘉汤)
   (等功议久不决向上/疏元帝于是诏议 (第 7a 页)
封)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

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槛城郭
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
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埽谷吉之
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
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
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
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啴
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

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
从也今 延寿
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及
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
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 …… (第 8a 页)
用人
也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吉甫宴喜既多受祉来
归自镐我行永久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里之外其
勤至矣 延寿
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
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前有尊 …… (第 8a 页)
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
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
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 延寿
汤不
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欲击
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土受爵故言威武 (第 8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古文渊鉴卷十五目录
  汉
   刘向
    条灾异封事
    请封 甘延寿
陈汤疏
    谏起昌陵疏
    极谏外家封事 …… (第 1a 页)
张猛俱进用大见)
(信任恭显数谮毁焉禸惧其倾危乃上封/事谏恭显见其书愈与许史比而怨向等)
   请封 甘延寿
陈汤疏 (第 10a 页)
(延寿
汤出西域发兵诛郅/支单于石显匡衡以为矫)
    (制不宜加爵土议/久不决向上疏)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 …… (第 10a 页)
首获匪其丑(离上几/爻辞)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
来从也今 延寿
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
及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
曰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 …… (第 11a 页)
厚赐之其诗曰吉甫宴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小雅六/月之篇)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
里之外其勤至矣 延寿
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
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 …… (第 11a 页)
为万里征伐不录其
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今康居国彊于
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 延寿

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
欲击之乌孙(宣帝初常惠以校尉护乌/孙兵击匈奴封长罗侯)郑 …… (第 11b 页)
   讼冯奉世疏(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以便宜发诸国兵讨杀莎车王)
    (威振西域不得封死后二年 甘延寿
以诛郅/支单于封为列侯于是钦上疏追讼奉世前)
    (功/)
前莎车王杀汉使者约诸国背畔左将军奉世 (第 21a 页)
以卫候
便宜发兵诛莎车王策定城郭功施边竟(城郭者谓西/域诸国为城)
(郭而/居者)议者以奉世奉使有指春秋之义亡遂事汉家之

法有矫制故不得侯今匈奴郅支单于杀汉使者亡保
康居都护 延寿
发城郭兵屯田吏士四万馀人以诛斩
之封为列侯臣愚以为比罪则郅支薄量敌则莎车众
用师则奉世寡计胜则奉世为 (第 21b 页)
功于边竟安虑败则
寿
为祸于国家深其违命而擅生事同 (第 21b 页)
延寿
割地封而
奉世独不录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
姓惑疑生无常惑生不知所从亡常则节趋不立(趋谓 (第 21b 页)
(为乌孙所困迎郅支至康居其后 甘/延寿
与陈汤发兵即康居诛斩郅支)往事之戒得不在
怀昔呼韩之败也其臣伊秩訾劝呼韩称臣事汉从汉
求节(呼韩邪之 (第 35a 页)
  刘向论 甘延寿
等疏(汉书/)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 (第 21b 页)

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
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
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
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
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

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
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燀燀
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
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
从也今 延寿
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及
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
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 …… (第 22a 页)
归自镐我行永久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里之外其
勤至矣 延寿
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
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公前有尊
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 …… (第 22b 页)
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 延寿
汤不
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欲击
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土受爵故言威武
勤劳则 (第 23a 页)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
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
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自安
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
之策也诗不云虖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
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

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

  议封 甘延寿
等诏(建昭四年春)

  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
朕岂忘之哉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勤 (第 43a 页)
师众劳将率故
隐忍而未有云也今延寿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
国擅兴师矫诏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讨郅支
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数虽踰义干
法内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藏因敌之粮以赡军

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
之原息边境得以安然犹不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
宪朕甚闵之其赦延寿汤罪勿治诏公卿议封焉(事见后刘
向请封
甘延寿
等事中)

  赦天下诏(五年三月)

  盖闻明王之治国也明好恶而定去就崇敬让而民兴
行故法设而民 (第 43b 页)
  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

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
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
察直道而行多求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
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
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刘向论 甘延寿
等疏(宣帝时郅支单于怨汉拥护呼韩邪而不助已困辱
汉使者初元元年遣使奉献因求侍子愿为内附汉遣卫司马谷吉
(第 54b 页)
送之既至郅支怨竟杀谷
吉等自知负汉遂西奔康居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吉等死郅支不肯奉诏建昭三年汤与

寿
出西域汤为人沈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既领外国与 (第 54b 页)
延寿
谋矫制发城郭诸国兵云云
斩单于首既至论功石显匡衡以为 (第 55a 页)
延寿
汤擅兴师矫制幸得不诛如复加爵土则后奉使者
争欲乘危徼幸生事于蛮夷为国招难渐不可开元帝内嘉 (第 55a 页)
延寿
汤功而重违衡显之议议久
不决宗正刘向上疏云云)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 …… (第 55a 页)
法捕斩单于令匡衡石显以为郅支本亡
逃失国窃号绝域非真单于元帝取安远侯郑吉故事封千户衡显复争乃封延寿为 义成侯
赐汤为关内侯
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告上帝宗庙大赦天下拜 (第 57a 页)
延寿
为长水校尉汤为射声校尉)

  谷永上救陈汤疏(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复奏汤以吏二千石奉使颛命蛮夷
中不正 ……
(第 57a 页)
  杜钦讼冯奉世疏(本始中以卫侯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修城莎车杀
汉所置莎车王并汉使者奚充国奉世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彊其埶难制遂发兵击莎车

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首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上议封奉世承相将军皆曰春秋之义
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颛之可也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土之赏少府萧望之独以奉世
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
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
大夫水衡都尉奉世死后
甘延寿
以诛郅支封为列侯丞相匡衡据萧望之前议以为不当封
而议者咸美其功上从众而侯之于是杜钦上疏追讼奉世前功)
(第 60a 页)
   汉元帝(十月/)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
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
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自安
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
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
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
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
  议封 甘延寿
等诏(荀悦曰诚其功义足以封追录/前事可也春秋之义毁泉台则) …… (第 27b 页)
 (者罪之可也矫小而功大者赏之可也功过相/敌如斯而可也权其轻重而为之制宜也○致)
   (堂胡氏曰廿 延寿
陈汤冯奉世矫制以成功一/也萧望之匡衡以为不可封者春秋讥遂事之)
   (法也刘向以为可封未免以功利言 (第 28a 页)
德纯备莫不修正则天下无为而治诗云于以四方克
定厥家传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论 甘延寿
等疏(致堂胡寅曰或言望之难奉世之/封第曰违命发兵虽有功效不可)
   (以为后世法不闻其原于春秋也曰 …… (第 10a 页)
县通籍除过勿治尊宠爵位以劝有功
(于是下诏赦延寿汤罪勿治元帝取安远侯郑吉故事/封千户衡显复争封延寿为 义成侯
赐汤爵关内侯食)
(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告上帝宗庙/大赦天下拜延寿长水校尉汤射声校尉)
  讼冯奉 (第 13a 页)
世疏(西山真德秀曰匡衡萧望之持论略/同而心有公私之异望之之言公也)

   (若衡则意在于附和石显故力阻 延寿
汤何以/明之史称显尝欲以姊妻 (第 13b 页)
延寿
不取故以私憾)
   (害其功衡方与显表里为固位计所以沮之也/安得如望之以公心言哉然则 (第 13b 页)
延寿
汤之功不)
   (封可乎曰不封是也然 (第 13b 页)
延寿
汤之材略乌可废/哉宣帝虽不侯奉世而光禄水衡之拜则不敢)
   (后及元帝世历九卿将军卒为国虎臣功名为 …… (第 13b 页)
    (萧望之独以奉世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为后法开后奉使者利发兵要)
    (功万里外为国家生事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奉世死后 甘延寿
以诛)
    (郅支封列侯于/是杜钦上疏)
前莎车王杀汉使者约诸国背畔左将军奉世以卫候
便宜发兵诛 (第 14a 页)
莎车王策定城郭功施边境议者以奉世
奉使有指春秋之义亡遂事汉家之法有矫制(无遂事/者谓临)
(时制宜前事不可必遂也汉家之/法擅矫制命虽有功劳不加赏也)故不得侯今匈奴郅

支单于杀汉使者亡保康居都护 延寿
发城郭兵屯田
吏士四万馀人以诛斩之封为列侯臣愚以为比罪则
郅支薄量敌则莎车众用师则奉世寡计胜则奉世为 (第 14b 页)
功于边境安虑败则 延寿
为祸于国家深其违命而擅
生事同 (第 14b 页)
延寿
割地封而奉世独不录臣闻功同赏异则
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疑生无常惑生不知所从
亡常则节趋不立(趋读曰 (第 14b 页)
故各遣侍子称藩保塞其后郅支忿戾自绝皇泽而
呼韩附亲忠孝弥著及汉灭郅支(元帝时郅支坐杀使与/者谷吉都护 甘延寿)
(
副陈汤发西/域兵诛斩之)遂保国传嗣子孙相继今南单于携众南
向款塞归命自以呼韩嫡长次第当立而侵夺失职猜 (第 19a 页)
  胡无人行(乐府瑟调曲/见三卷注)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寒
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空馀陇头水呜咽向人悲(羽林/儿见)
(十八卷注唐时陇右道有临洮郡即洮州也其地东北/二面并枕洮水故名汉书使护西域骑都尉 甘延寿副)
(校尉
陈汤矫发戊已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斩其首传诣京师陇头歌陇头流水呜声幽咽)
(后文苑英华一 (第 13b 页)
   孔霸奉夫子祀诏(霸以初元元年为关内侯食/邑霸上书求奉孔子祭祀元)
    (帝下诏霸还长安子/福奉祀霸光父也)
其令师褒成君关内侯霸以所食邑八百户祀孔子焉
   封 甘延寿
陈汤诏(建昭五年骑都尉 (第 40b 页)
甘延寿副/校尉
陈汤矫发屯田吏士及)
    (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斩其首传诣京师当/论功石显匡衡以为矫制生事不宜封元 (第 40b 页)
帝)
    (内嘉 延寿
汤功而重违众议久不决及宗正/刘向疏论竟宁元年乃议封延寿义成侯汤)
    (关内侯/ 详后) (第 40b 页)
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朕
岂忘之哉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动师众劳将率故隐
忍而未有去也今 延寿
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国
擅兴师矫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讨郅支单于
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数 (第 41a 页)
虽踰义干法内
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臧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
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
息边竟得以安然犹不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宪朕

甚闵之其赦 延寿
汤罪勿治诏公卿议封焉
   张谭为御史大夫诏(竟宁元年御史大夫缺在/位多举冯野王上使尚书)
    (第 41b 页)
酒以飨万方传曰君子慎始愿陛下留神动静之节
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桢天下幸甚
   追论陈汤奏(汤与 甘延寿
之斩郅支王也衡初/以为矫诏不宜封及封侯成帝即)
    (位丞相衡复奏汤坐/免○详后陈汤下)
汤以吏 …… (第 13b 页)
    (少府忠行廷尉事劾衡/背制专地免为庶人)
衡监临盗所主守直十金以上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
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衡位三公辅国政领计簿知郡
实正国界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及赐
明阿承衡意猥举郡计乱减县界附下罔上擅以地附
益大臣皆不道
   甘延寿 
陈汤 (第 21b 页)
   上诛郅支单于疏(汤为郎数求使外国迁西域/副校尉建昭三年与都护 甘)
    (延寿
出西域汤矫制发诸国兵吏攻郅支单/于破之斩单于及诸名王首上疏请县蛮夷)
    (邸间事下有司丞相匡衡 (第 22a 页)
御史大夫繁 延寿/
以为时春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
    (商以宜县十日元帝诏将军议是/封 (第 22a 页)
延寿
(第 22a 页)
义成侯
汤为关内侯)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彊汉匈奴
呼韩邪单于巳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 (第 22a 页)
夏之西以为彊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
恶通于天臣 延寿
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 …… (第 22a 页)
    (法司𨽻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上立出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
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
者迎劳道路今司𨽻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雠也
    刘更生理 甘延寿
陈汤疏(是时石显匡衡以 (第 23a 页)
延寿
汤矫制生事)
     (于蛮夷幸得不诛不宜复加爵土上重违/其议而内嘉汤等功议久不决向上疏元)
   (第 23a 页)
   (帝于是/诏议封)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
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
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
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埽谷吉之
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
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
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

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啴
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
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
从也今 延寿
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及
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
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 …… (第 24a 页)
勤至矣 延寿
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
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前有尊
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子 …… (第 24b 页)
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
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
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 延寿
汤不 (第 24b 页)
欲是从此则众庶咸说继嗣日广而海内长安万事之
是非何足备言
   讼冯奉世前功疏(奉世死后二年西域都护 甘/延寿
以诛郅支单于封列侯)
    (时丞相匡衡亦以 (第 4a 页)
延寿
矫制生事不当封而/议者咸美其功上从众而侯之于是钦上疏)
    (追讼奉世前功上以/先帝时事不复录) (第 4a 页)
前莎车王杀汉使者约诸国背畔左将军奉世以卫侯
便宜发兵诛莎车王策定城郭功施边境议者以奉世
奉使有指春秋之义亡遂事汉家之法有矫制故不得
侯今匈奴郅支单于杀汉使者亡保康居都护 延寿

城郭兵屯田吏士四万馀人以诛斩之封为列侯臣愚
以为比罪则郅支薄量敌则莎车众用师则奉世寡计
胜则奉世 (第 4b 页)
为功于边竟安虑败则 延寿
为祸于国家深
其违命而擅生事 (第 4b 页)
延寿
割地封而奉世独不录臣闻 …… (第 4b 页)
    (节矜功名与永相友善永/闵其老复远出予书戒之)
足下以柔远之令德复典都护之重职甚休甚休若子
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
百蛮怀柔殊俗子之所长愚无以喻虽然朋友以言赠
行敢不略意方今汉德隆盛远人宾服傅郑甘陈之功
没齿不可复见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
亦足以复雁门之踦万里之外以身为本愿详思愚言

(汉书郑踦只也踦谓免官只不偶也者传/介子 吉 甘延寿
陈汤皆立功西域)
 
 
 
 
 
 
 西汉文纪卷十八 (第 40b 页)
   同前
臣闻王者立三公法三光居之者当得贤人易曰鼎折
足覆公餗喻三公非其人也昔孝文皇帝幸邓通不过
中大夫武帝幸韩嫣赏赐而已皆不在大位今大司马
卫将军董贤无功于汉朝又无肺腑之连复无名迹高
行以矫世升擢数年列备鼎足典卫禁兵无功封爵父

子兄弟横蒙拔擢赏赐空竭帑藏万民諠哗偶言道路
诚不当天心也昔褒神蚖变化为人实生褒姒乱周国
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非所以
垂法后世也
  耿育
   讼 甘延寿
陈汤书(汤徙敦煌太守奏汤前亲诛/郅支威行外国不宜近边塞)
    (诏徙安定议郎耿育上书言/便宜因讼 (第 31a 页)
甘延寿
及汤冤) (第 31a 页)
延寿
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讨 (第 31a 页)
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先帝嘉之
仍下明诏宣著其功改年垂历传之无穷应是南郡献
白虎边陲无警备会先帝寝疾然犹垂意不忘数使尚
书责问丞相趣立其功独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 延寿
汤数百户此功臣战士所以失望也孝成皇帝承建业
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动国家无事而大臣倾邪谗
佞在朝曾不深 (第 31b 页)
   上元帝书(郅支杀汉使卫司马谷吉等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吉等死郅支困辱使)
    (者不肯奉诏因都护上书其骄嫚如/此陈汤 甘延寿
出西域矫制讨诛之)
居困厄愿归计彊汉遣子入侍(汉/书)
  南越王赵佗(真定人王/四传而灭)
    (第 40b 页)
 验矣是知君子之处小人当如治痈肿固本调中致
 令散解不为害而已未可遽施五毒刮杀之术也
 竟宁元年
夏封 甘延寿
(第 13b 页)
义成侯
陈汤爵关内侯
 初 (第 13b 页)
延寿
汤矫制斩郅支匡衡以为不可封刘向以为
 当封后世论史者或欲权其轻重而为之制宜或欲
 别加任使而需其厚报 …… (第 13b 页)
 利社稷安国家则颛之又命将词曰阃以外将军制
 之郅支前杀谷吉后不奉汉诏又服属乌孙大宛将
 有不制之患 延寿
汤当专利制阃之地兴兵诛之罪
 人斯得可谓有功特以不当矫制耳况临法又尝上
 书自劾犹为输服昔伋黯矫制发 (第 14a 页)
粟内事也武帝不
 加之罪冯奉世矫制破莎车外事也宣帝薄酬其功
  延寿
汤比汲黯则有功拟奉世则同事元帝与之封
 爵而杀其食邑赏罚之宜亦可谓两得矣然奉世本 (第 14a 页)
 因持节出使适会其事而假节谕告诸国 延寿
汤本
 非节使事出于迫胁而行故纲目则曰莎车叛卫侯
 冯奉世矫发诸国兵击破之于陈汤则曰西域副使
 陈汤 (第 14b 页)
矫制发兵与都护 甘延寿
袭击匈奴郅支单于
 观其一书叛一不书叛一书制一不书制一书击破
 一书袭击此朱子酬酢世宜斟酌众论而为轻 (第 14b 页)